成效显著!浙江萧山以“数字化医共体”破题县域综合改革

分级诊疗是国家医改的重要内容,国家政策从导向型双向转诊-松散型医联体建设-紧密型医共体不断聚焦,虽然已经探索和推行了一段时间,然而实际成效和改革带来的成果还是低于预期。
各院系统庞杂闭塞,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平台建设成本高昂、建成体验成效较差;患者就诊流程复杂繁琐、家庭医生“签而不约”、健康管理难以满足等问题始终存在且无解决方案,导致医共体建立和临床协作存在瓶颈和诸多难点。
鉴于以上政策和痛点,古珀科技以两个面向、六个链接为初衷,以建立萧山区数字化医共体为目标,分别打造萧山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萧山第三人民医院医共体、萧山医院医共体、萧山中医院医共体四个医共体。
(两个面向、六个链接)
四个医共体的建立有效打通了整个萧山地区的医疗数据,开创了分级诊疗和智慧医疗并驾齐驱的数字化医共体萧山路径,高效解决了现存医疗成本高、渠道少、覆盖面低、信息孤岛严重等问题。
2019年11月2日浙江数字医共体推进大会上,古珀科技收获如潮好评,自此,萧山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作为浙江样板,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区域健康一张网蓝图)

萧山区医共体以古珀移动医生为基座,基于高效轻量的数据治理方式,利用医患数据同步在线,将实体的医生工作站转移到到手机上,同步医共体集团医生工作站数据。一键连线牵头医院专家,医生可随时随地通过医生工具,移动查房,远程会诊,在线开具医嘱、处方等。一改过去医嘱、医技只能在医院电脑操作的弊端,用手机代替远程会诊中心,实现远程MDT常态化、经济化,医生仅需在手机上操作便可实现线上会诊、精准转诊、远程诊疗等行为。
(古珀移动医生-多端同步办公工具)
此外通过移动医生和家庭医生协同,构建萧山区域内专科医生及全科医生(签约医生)强协同实现双向转诊机制,使慢病、疫病管理更高效。根据数据统计,萧山区域内目前约有5000名医生使用移动医生办公,使用频率达到330804万次,约234373名萧山居民完成了家庭医生的签约工作,有效覆盖了大面积萧山居民的医疗和健康管理需求。
(移动医生与家庭医生协同)
萧山数字化医共体的建立不仅催生了医生工作方式的数字化变革,让医生执业更加便捷、医患协同机制更加高效,同时还实现医共体的单体医院独立架构、关联医共体架构和区域医疗协同架构,实现集团内医疗机构同平台,有效促进了萧山区域内的医卫融合,落实了分级诊疗制度,
(机构在线、人员在线)

实现智慧医疗数据在线、执业在线
萧山区医共体依托于数据治理基座,集合多个智慧医疗工具,有效扩大医生了的服务边界,打造了一个集智能决策、智能警报、智能诊疗的信息化医疗体系,高效赋能萧山区内医疗系统。
古珀管理者驾驶舱(智能BI决策系统)完美实现了运营数据的可视化管理,数据实时自动更新,后台一目了然,为决策管理层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连通了以往各个医院相互闭塞互补连同的信息孤岛。
(管理者驾驶舱-BI数据大屏)
与此同时提供居民医技提前预约、患者云影像、区域就诊病历查询等服务,结合“执业型互联网医院”更能实现药品配送到家,最大程度上填补了医生无法在线诊断和处方流转药店无药缺口。
(患者云影像)
(互联网医+药模式)
萧山区医共体的建立衍生出一个高效率的智慧医疗体系,提供了多种高水平医疗服务,让患者享受高质量智慧便捷就医,加快城市布局智能疾控预警、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实现医卫高能智慧融合。

疫情期间,区内各家医共体总院纷纷开展线上咨询、问诊服务,同时在成员单位多次开展高效率转运病患,利用数字化赋能医共体,实现了患者转诊不停顿、不辗转,转院的过程中专家同步在线会诊,快速制定诊疗方案,大大缩减了病人等待治疗时间。
此外,区内其他各家医共体总院在疫情期间,结合各自特点开展数字化诊疗和线上业务培训,仅通过一只手机就能实现。如萧山区中医院医共体总院成立传染病防控群,群内包含了发热、骨科等多学科专家,多次为成员单位患者提供复诊服务。萧山医院医共体总院在疫情期间集合了该院各科室专家成立了远程会诊组,帮助成员单位解决疑难杂症患者问诊困难。萧山区三医院医共体总院在疫情期间则通过古珀移动医生,多次对成员单位医务人员进行在线业务培训,提升一线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诊断水平,确保不漏一人。
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实现各类响应,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数字化医共体有效加强了医-医-患三者之间的三级联动,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成员单位上下联动更加紧密,成效显著。
除此之外,古珀科技为浙江、上海等多个县域多个医院打造了数字化医共体,大大加速了医共体改革进度。在不改变医院原有系统的基础上,采用轻量快速外挂式操作,仅需3-5个月即可实现区域内数据互通。